衢江最后的抗战老兵 他对抗战怎么说? 二维码
164
发表时间:2017-09-03 21:40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纪念日。 9月1日,衢江区后溪镇,衢州中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率党员、共青团员代表小组,走访慰问衢江区最后的一位抗战老兵———98岁高龄的郑荣华,聆听他的抗战故事,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衢州中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党支书书记应高强,是衢州知名的摄影师,此次特意安排为郑荣华老人与其儿女们拍摄全家福,在这个特殊的记念日里,为老人定格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 应高强感慨:“听完老兵的抗战故事,当年九死一生的艰难岁月又重现,对党员、团员都是最好的教育,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祝福郑荣华老人长命百岁。 老党员周保国说:“聆听老兵的抗战故事,让我们亲身感受和了解了当年抵御外敌的那段历史,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郑荣华生于1920年,“1942年,为打通浙赣线,日本打到我们衢州后溪镇来了。”郑荣华老人回忆说。那一年,衢州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郑荣华家中房屋被烧毁,耕牛被抢,外婆、舅母、表弟、表妹都被日军残忍杀害。走进放置外婆、舅母、表弟、表妹遗体的屋子里,里面冷冷清清,静得可怕,没有祭奠物品,没有吊唁之人,也没有亲朋好友前来帮助料理后事。郑荣华在亲人们的遗体前重重地叩了几个头,忍不住哭出声来。 “亲人被杀,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被侵占践踏,令我感到非常气愤。”郑老至今说起来还眼眶噙泪。国恨家仇令郑荣华义愤填膺。1943年,他报名参军;1944年,24岁的郑荣华参加了青年远征军31军208师638团2营6连,曾在湖南、广西等地和日军作战,还曾到印度、缅甸作战。 郑老和战友入缅作战的背景是中国远征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保家卫国之心。1941年12月23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英国方面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华民国远征军。郑荣华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名步兵。 郑老参与的是中国远征军的反攻阶段。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沿海港口被日军控制,各种抗战物资无法通过海路运到国内。抗日战争中后期是一场消耗战,为补充战争物资,中国军民克服重重困难建成滇缅公路,这条公路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战略补给线,意义重大。为保护这条战略补给线的安全,中、英、美3国盟军与日军沿滇缅线展开多次战役。在一次战斗中,接到上级命令后,郑荣华所在部队向日军挺进,与盟军共同夹击日军。在敌人枪林弹雨的扫射中,作为步兵的郑荣华借着坦克的掩护艰难的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郑荣华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战友中弹倒下,又看到战友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那场战斗中,郑荣华所在的连队伤亡人数超过一半。由于作战过程中非常激烈,直到战斗结束后,郑荣华才发现自己头部被弹片击中!但幸运的是,这一伤势并未危及生命,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如今,郑老头部的那道疤痕仍清晰可见。 去印度缅甸作战是郑老记忆颇为深刻的经历之一。郑老说,“最惨烈的一次战斗打了十多天。” “那时候在缅甸一个地方有一支我们的同盟军英国部队在那里打。我们一个师大概12000人前去支援。中国远征军部队义勇杀敌顽强战斗,打了10多天,终于把鬼子都消灭了。”郑老回忆说。最后英国部队还有1700多人,被郑荣华的部队营救出来。“他们(被营救的英军)非常高兴,把我们(中国远征军战士)都抱起来,不停的对我们说,‘OK!OK!very OK !’”被友军称赞的这些情景郑老经常给人讲起,成为他最珍贵的抗战记忆之一,每次讲起都流露出自豪之情。这是中国军人被认可与肯定的证明,也是数万远征军去国离家在他乡义勇作战众多荣誉中的一个小小见证。但就是这样一份小小的赞美与认可已经令用生命来作战的郑荣华和他的战友们得到满足和喜悦。 “终于,日本鬼子投降了,终于投降了。八年的抗战结束了!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非常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战士们的帽子都扔上天了,高兴得不得了!”郑老回忆抗战胜利的一刻。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军哥嘹亮,赤胆忠魂。年轻时候奔赴抗战前线浴血杀敌,九死一生迎来胜利日。退役后,郑荣华当过小学教员、政府会计。 郑老一生热爱读书,虽已年过九旬,还常常在家翻阅《三国演义》等文学名著。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联系人: 方先生 手 机: 18058115736(含微信)15905813602(含微信) Q Q : 398383396 同路人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湾自然风景区(芦茨村)内 (浙江桐庐民宿/桐庐农家乐) 温馨提醒:先确认支付宝,微信,电话号码实名认证,核对正确后,再预定入住日期。
|